close
翻過另一面,左下角有一個植物圖案,幾朵像蒲公英般,略呈散開狀的小花,那就是雞角刺。
別稱:雞角刺、雞過次、玉山薊、刺薊、野菜刺、千針草、野紅花、刺角葉
Cirsium albescens Kitam | |
| 菊科
|
莖高50-100公分,莖直立,直根系,肉質,主根入土深,側根長, 多分佈在20~40公分土層; 高1~1.5公尺,綠有帶葉輝白色棉柔毛狀,長橢圓狀披針型長7-20公分, 寬1-5公分,先端短尖,每齒距金黃色小針刺,其葉兩方均頭狀花序頂生, 花色有紅花、白花、黃花,根部長1-15厘米粗似人蔘, 採收季節農曆4-6月,屬於高山寒冬植物 |
雞角刺
是台灣特有種保肝藥草,更被譽為國寶級植物,
藥草具有生物鹼,根部有「乙酸蒲公英固醇」成分,
從傳統中醫學觀點來看,
根部及全草具有涼血、止血、散瘀、解毒功能,
還可改善肝炎、肝硬化、解酒、黃膽、糖尿病、痛風等症狀。
老祖先流傳下來的方法
截剪後與水熬煮,等到湯色呈淡黃清澄時,即可離火。
直接當茶喝,味道甘而不澀,
據說是消暑解渴,還可退肝火、防便秘。
全站熱搜